临湘市委编办“三加三减三乘除” 精心擘画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临湘市委编办紧盯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主线,守正创新、实干争先,认真做好高新区“体制创新三加、简政赋能三减、服务保障三乘除”三道算术题,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做好加法题,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一是加窗口。协助指导高新区在临湘市政务大厅增设“园区事园区办”专窗,园区内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施行“一个窗口办事、一枚印章审批、一个主体服务”。全面实现企业注册、项目立项、水土保持审批、用地许可、工程许可、人防审批、雷电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全链条闭环式审批。二是加模式。实施“小管委会+大公司”模式。“大公司”人事权由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其余人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两年一聘。除特殊人才引进外,新进人员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现有在编人员到公司任职的,实行“档案封存”。三是加人才。配合组织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选派35岁以下的市直单位年轻干部到高新区一线岗位挂职锻炼,将高新区打造成全市人才、干部高地。公开面向社会选人用人,先后在巴陵石化高薪选聘安全环保专家2人、第三方专业机构派驻安全环保管家4人,并将多名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好、群众评价高的临聘人员安排到重要岗位,有效激活了干部队伍活力,畅通了人才通道。
二、做好减法题,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减机构。按照“五好”创建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全面精简调优机构,将高新区内设机构由6个精简到4个、下属事业单位由3个精简为1个,有效实现简政赋能。二是减编制。高新区班子成员由9名减至6名,现有在编人员编制统一挂靠封存,并对今后调出的在编人员实行出一减一。除部分封存编制的人员外,其他人员进入公司,一律不带编制,现有编制逐步消化到位。三是减流程。指导出台《临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暂行细则》,明确内部运转流程,明晰各部室职责分工,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度。充分利用“拿地即开工”、区域评估、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等一系列制度,有效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范围,减少非必要申报材料22个。企业从入园到项目投产运营时间平均压缩70%以上。
三、做好乘除题,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一是乘东风。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临湘市委编办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协助高新区将所有赋权事项根据企业需求全面集成“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事项,最大限度利企便企,助力园区企业高效规范建设运营。二是乘春风。临湘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自身“编制有限服务无限”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协调发改、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简政放权、改革赋能,协助高新区开展“服务企业春风行动”,采取“服务提前介入、审批预先启动,专人跟踪服务”模式,变“坐班”审批为“上门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从项目落地、报建、开工到竣工的全流程一对一、零收费的帮(代)办服务。三是除成本。为做好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临湘市委编办先后深入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30余次,指导制定《临湘高新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管联动责任清单》,完成赋权事项128个,其中直接赋权98项,服务前移30项。同时,主动申请、积极对接,争取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改办和住建厅相关行政许可、工程项目、消防竣工、施工许可等事项账号和相关业务平台系统授权。通过放权赋能,有效减少了企业时间、经济成本。(岳阳市临湘市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