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长沙市天心区委编办“三化并举”激发文物保护利用新活力

时间:2024-07-04    来源:

分享到

    为推动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发展,天心区委编办积极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激发了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新活力,为赋能天心“文化名区”提供了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是优化体制,织好文物保护工作“一张网”。天心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为推动天心文物保护与传承,天心区委编办牢固树立“文化强区”的理念,将区文旅体育局由对外使用区文物局名称调整为加挂区文物局牌子,通过强“主干”,进一步压实文化主管部门的文物保护职责。将区文化遗产管理所(天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更名为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通过壮“根须”,确保了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责有人负、事有人干,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文物保护发展工作体系。

    二是细化职能,下好文物保护工作“一盘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职责,明确区文旅体育局(区文物局)负责统筹全区文物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负责协助主管部门做好考古和文物保护相关工作。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搭建区街社区“三级”文物安全巡查机制,社区文物守护员每周3次到点巡察,实现区域全年文物安全巡查全覆盖;探索建立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与纪检监察、检察机构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2023年,全区开展专项检查4次,检查文博单位18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0份,切实筑牢了文物安全防线。

    三是强化保障,激活文物保护工作“一池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抓手,机构重组后为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补充人员力量,切实解决了多年来单位性质不确定无法进人的历史问题。推动实施“文物平安工程”,组织开展了天符宫抢险加固、赵汝愚墓局部维修、天心阁修缮工程等。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推出“阁下天心”文化新媒体品牌,擦亮天心文化新名片。(长沙市天心区委编办供稿)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