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岳阳市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

时间:2023-05-12    来源:

分享到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视察,叮嘱湖南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勉励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五年来,岳阳市委编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把机构编制资源管好用活,把资源配置到环境保护、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第一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指示精神,为岳阳的发展重心定好了基调。为贯彻好要求,岳阳市深入推进生态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积极作为,主动求变。一是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市四大家班子领导扛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既挂帅又出征,带头深入一线,加强调度督导,建立污染防治“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约谈”制度。市委对月度考核排名靠后的三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大大促进了各属地政府狠抓环保的力度,空气质量和水质量连年攀升。二是建立高规格管理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坚持把生态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重新明确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市生态环境委员会,明晰了相关部门的任务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岗双责”,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优化调整和管理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先后建立了市政府领导分片分段负责林长制和湖长制,责任到人,定期开展巡林巡湖。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维持在45%以上,王家河、吉家湖、北港河等黑臭水体得到了有效整治。三是提供高水平保障的编制配备。2019年机构改革期间,对标省政府组成部门,调剂行政编制,配强设置了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2020年以来,调优设置了市湿地保护中心、市东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等一批机构,共向水利等涉水管理部门调剂了210名事业编制,核增了14名人才专项编制用于招录专业技术人才。

二、优化机构职能,大力建设权责统一的管理体系

为解决水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多维度问题叠加的矛盾,解决“九龙治水”、“大盖帽遍地”、条块分割、职责交叉等难题,通过大部门改革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构建职能清晰、执行有力、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一是以优化管理体制为切入点,着力破解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困题。聚焦“水情”这个最大的“市情”,不断加大涉水管理体制调整优化长江、洞庭湖、铁山水库水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利用撤销市铁山供水工程管理局、市长修防中心两个正处级事业机构,将其承担的相关管理职能划入市水利局整合铁山供水、长江干堤修防相关公益职能重新组建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市长江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作为市水利局所属事业单位,共将26家事业单位整合成5家事业单位,构建“一局一队+五个事业单位”的基本格局,切实解决了以往水利领域交叉管理、权责不一等问题,市水利系统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二是以推进综合执法为爆破点,着力破解多头执法、力量分散问题。为严厉打击东洞庭湖水域盗砂、非法采砂、洗砂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市县两级共同发力。2020年,在市级层面,市铁山供水工程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和原市城市堤防服务站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并入和划转至市水务综合执法支队。在县级层面,岳阳县从公安、水政、自然资源、港航、渔政、砂管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干,组建县东洞庭湖河道采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市级重点监督指导县级开展常态化执法。在洞庭湖上形成了河道砂石“不得盗,盗不得”的良好态势三是以厘清属地事权为落脚点,着力破解管辖交叉、权责不一难题。以往,隶属于东洞庭湖的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由管区、水利、湖洲、国土、林业、农业、水产、砂管等部门共同管理,“八大家”却治不出“美丽家”。为扭转这种局面,湘阴不铺新摊子,以属地事权整合为落脚点,组建正科级“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并根据自身职能及政府授权,全面负责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类资源和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着力优化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内设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部、生态保护部“一办五部”,在综合执法协调部下设若干工作站,分区域承担日常巡查等职能。通过改革,很好地厘清了属地事权,理顺了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提升了管委会监管能力,保护区内曾经一度绝迹的江豚增长到2023年的200多只,被湖南省林草局评为“优秀自然保护区”

三、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绿色驱动的发展模式

着眼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大局,以绿色示范赋能经济发展,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升级,打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零和游戏”,创造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共同价值。一是在工业上,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岳阳是典型的重化工城市,GDP半数出自化工。多年来,“化工围江”使得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矛盾。为打造“最美长江岸线”,聚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岳阳积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动沿江产业绿色发展,让企业远离长江,为产业赋予绿能。临湘市加快推进滨江传统化工企业整体搬迁退出和转型升级完成12家化工企业的设施设备拆除和省、市现场验收,彻底解决临湘长江沿线化工围江问题二是在农业上,打造现代产业龙头。岳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为片面追求产量,涸泽而渔的行为十分普遍,导致地力透支、面源污染加重。为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改变过往的粗放型农业格局。岳阳从农业科技入手,大力扩展农业的绿色化、精细化,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加挂“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牌子,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抢救保护种质资源的工作,并设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部,承担农业种质资源调查、鉴定、保护、利用和科普教育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岳阳黄茶、樟树港辣椒、鹤龙湖螃蟹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继续培育正虹科技、君山银针等一批优质农业企业。三是在服务业上,创建生态旅游品牌。君山区为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华龙码头为中心,打造了集绿色生态、文旅发展、体育运动的综合示范区。岳阳市在此基础上,整合君山区“守护好一江碧水”陈列馆和华龙码头管理服务站等单位,设立君山区守护好一江碧水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整体保护君山区沿湖陆地的生态环境和华龙码头的文旅开发。仅2022年元旦假期期间,服务中心就接待游客7万人次。先后承办了“天下洞庭、岳马长江”马拉松等十多次大型文旅活动。平江县结合旅游大县实际,立平江县旅游事务中心。制平江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县森林旅游进行规范管理,强调森林资源的保护功能,确保森林公园健康有序发展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打造出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长寿秘境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通过一系列举措,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成为了岳阳生态文旅的闪亮名片。(岳阳市委编办)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