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编办实名制管理处创新推出“五个一” 将实事办在心坎上
湖南省委编办实名制管理处创新推出“五个一” 将实事办在心坎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斌 唐惠君
湖南省委编办实名制管理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三学三转”,紧贴服务对象“急难愁盼”,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推出“五个一”举措,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细落地,实现工作质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一条短信”提效率。坚持以高效管理促优质服务,协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对每笔业务办理结果,以短信方式通知各单位经办人,形成高效反馈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反馈,实现业务办结时间从过去平均21天缩短至8天,一般性业务基本做到2天内办结。
“一次告知”少跑腿。在坚持机构编制实名制业务全部网上申办的基础上,不断健全操作指南,积极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加强业务指导,以“操作规范+流程公开”的形式把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保障经办单位少跑腿。经认真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制定了《实名制管理工作审批事项操作规范(试行)》和《工作手册》,统一政策标准、申报材料、审核程序、审批权限、办结时限,细化行文要求、审批程序、注意事项等,形成实名制各项业务的标准模板和清晰流程,并一次性告知省直单位和在湖南省机构编制网上进行公示。目前,机构编制实名制业务基本上做到了“一次网上申报提出请求、一次线下跑腿领取结果”。
“一把标尺”解疑惑。将把好政策关与增强实操性结合起来,针对个别审批事项政策界定不明晰、实际操作难把握等情形,做到一类事项“一个口径”答复、“一个标准”办理。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举办培训会、现场办公等方式,线上线下为服务对象答疑解惑,做到共性问题统一解答、疑难问题专项答复。今年以来,组织召开省直单位和各市州委编办培训会各1次,分部门系统开展“上门式”业务培训12次。其中,针对关系疫情防控、文化共享、民生发展等重点领域,主动赴省卫健委、省地质博物馆、省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现场答疑解惑和听取意见建议,并与省卫健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党支部建立基层联系点,一对一进行解难纾困。
“一个专区”暖民心。在大力推行“网上办”的同时,为提高现场审核确认办事效率,有序安排办事人员,避免排队久等、来回跑路,专门挤腾办公用房,设置办事接待室,配备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提供饮用水、报刊阅览、冷暖空调等服务,让办事人员切身感受到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这一做法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
“一块品牌”树形象。着力打造“四心四办”党支部品牌,推动全体同志树牢“热心服务、耐心倾听、尽心解难、用心办事”理念,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规范办”目标。今年以来,全体同志下大力气攻难点、通堵点、去痛点,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进一步擦亮了实名制管理处作为湖南省委编办“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比如,将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部分人员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解决长达十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实行“一次用编核准,多次使用,当年有效”的灵活用编政策,为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事业单位引进和储备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会同省人社厅开展“集中送岗位进校园专项行动”,整合编制资源,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为抗疫表现突出的编外人员入编开辟绿色通道,更好发挥编制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省艺术研究院的人员出具编制身份证明,使其顺利补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通过创新实施“五个一”举措,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于人性化服务之中,解决的是服务对象办事难题,践行的是为民服务理念,提升的是机构编制服务水平,彰显的是求真务实作风,完善的是常态长效机制。湖南省委编办实名制管理处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