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浏阳
廖尚福
时序轮转,倏忽季节已深,浏阳已秋。
自长沙驱车东去,一入浏阳境内,便觉秋色格外斑斓,靛蓝的天,絮白的云,青黛的山,红橙的秋叶,颜色多彩,层次分明。峰壑间田畴沵迤,沃野铺陈,一派金黄。
到这样的田野阡陌中去行走,尽情张望和拥抱季节的收获,黄澄澄的稻谷,捋着胡须的秋玉米,绛紫光溜的长茄子,圆鼓饱满的短豆荚,一不小心滚落的秋草种子,还有荷锄而归的农人,让人感觉到季节的转换,谷物的丰饶,也勾人想起岁月的风逝,生命的收成。
在浏阳城往东百里之遥的犄角旮旯,我也曾有许多年在秋阳照耀的田野里,在蟋蟀的鸣唱、细蛙的腾跳和虫豸的飞舞中,起伏着收割稻穗,把打谷机踩转得“呜呜”直吼。或是在收获后来到野草野菜恣意疯长的田边,和姐弟、上屋下屋的伙伴们一起辨别寻觅黄鹑菜、小飞蓬、鸭跖草、车前草、紫花苜蓿、艾蒿、荠菜,用割禾刀挖上一篓半篓,供母亲煮猪食。汗水与美好涂抹在那些满是泥土的青春中,如今想来,仍是十分怀念。
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如今却是,田园繁盛胡不归?当年离开农村的人沿着高速公路回到田野回味农村记忆和旧日时光,城里父母带着孩子来亲近土地和体验耕耘,或沉静隽永、或欢笑雀跃,只因这田野秋色不可辜负。再过些时日,入了冬春的田野,又将被莾阔无边的金色油菜所覆盖,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明黄的秋光中,从车窗往外看,似有群山万壑赴浏阳之感,高速公路两侧青山如聚,层峦叠嶂,奔涌向前。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浏阳小城环绕的山势,总让我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这句开篇名句。在城里往四围一望,环浏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是道吾山、西湖山、天马山,无愧林壑尤美,蔚然深秀。入得秋来,深秀苍翠中,秋霜渐染,彩叶斑斓。季节转凉,秋林里寒烟渐起,林子间倏忽静了许多。此时登山,更凉爽舒适,宁谧自在。
我也在寒秋时节,见过大围山密林深处的辞柯霜叶,几树绛色,一顶斜亭,亭檐、阶石,红叶遍布。秋风簌簌,秋叶在风中絮语,红叶在风中翩跹,诗意而宁静,有世外之境之感。与如此美妙的秋色不期而遇,也是山水天地间的一种安排。此际,就算摄影技术再蹩脚也能拍出美照,再拙劣的画笔也能涂抹出动人的油彩。又因其色深而寒,颇有些凄清沉郁、触人心魂之感,让前来游赏的文人墨客也不免生些流景悲秋的惋叹。
秋天的夜空明澈高远,适合在山顶仰观星辰。我听闻,夜宿大围山巅,天地万籁俱寂,脚下雄浑绵延,时而疾风劲草,时而清风习习,人有似融于天地,举目看星河,但见星辰密布,璀璨皎白,手可堪摘。秋山夜观星河,终究停留在想象,未曾亲睹。浏阳许多条山脉的深处还藏着些山野朴拙、清新自然的民宿,秋日里也值得一去。
浏阳以山川之美而著称,山林尤美之外,更是水系广茂、河湖众多、碧波荡漾。“浏”即水清澈之意。《诗经》“浏其清也”,苏轼“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其中的“浏”均指水流清澈。因而念起“浏阳”,便可想见浏阳清澈的河湖溪涧,这些年因为人们对浏阳山水的向往和亲近,催生了溯溪、漂流等与水相关的游玩之处。“山水之乐”“秋水日潺湲”,无论是避暑还是避世,雅俗共赏,都是让人无法抗拒的。
“浏”当然也包括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其源头在大围山。从潺潺细流,汇聚成静流的溪泉,缓缓滑跃青黝卵白的涧石,散逸成几朵白浪,复攒出哗响劲势,又兀然跌落于千尺绝壁,瞬间飞泻成银丝闪烁、飘飘洒洒的枫林瀑布。此时的溪涧,已不似春时的碧潮涌动,也没了夏日的野马雷鸣。更多是秋色连波,闲云潭影,瘦瀑寒烟,枫桥相映。
溪水顺大围山北麓和南坡而下,聚拢成大溪河、小溪河,在双江口处二溪若双龙交汇,逶迤成九曲浏水。秋日的浏水不再汪洋恣肆,而是温柔地蜿蜒流淌,在阳光下闪动着金色的光泽,如一挂镶钻的项链,戴饰在浏阳这位佳人秀丽的脖颈上。
入城的浏水渐显丰腴,穿浏阳城而过。在城南,有一处名浦梓港,是杜甫曾乘船抵达并作诗处,“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也是张若虚“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所指青枫浦处。我于秋日黄昏前去探寻青枫浦,双枫早已不存,也没有了杜甫。江心寒波荡漾,潭影悠悠。往上数里处,当空升起一枚艳射的火球,砰然巨响,瞬间幻化成几朵金柳般的烟花,美轮美奂,照亮了秋夜的青枫浦,也照亮了浏水的历史烟尘。(作者单位:长沙市浏阳市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