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长沙市芙蓉区顺利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时间:2022-09-28    来源:

分享到



随着全区城市开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水务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委编办积极推动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精简高效、运行顺畅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区情实际,合理调整机构设置。改革前,全区有东屯渡机电排灌站、东岸垸堤委会和长善垸堤委会三家水管单位,管理长善垸、东岸垸2个万亩堤垸,堤防总长15.3公里、岸线3公里近年来,这三家水管单位日益暴露出管理体制松散、人员冗余、岗位设置不合理、经费短缺、运行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水管单位的工作效能。加快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区委编办加强同区农业农村局及三家水管单位沟通衔接,前往雨花区、天心区水管单位调研通过多轮征求意见、深入研讨谋划,确保了改革的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后,将三家单位合并组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明确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采取经费包干、独立核算,实现统一规范管理。

二、厘清隶属关系,全面明确职能职责。改革前,长善垸堤委会和东岸垸堤委会的人、财、物分别由马王堆街道、东岸街道代管,区农业农村局仅负责业务指导工作,导致业务与行政双头管理、衔接不畅,影响了工作效率。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东屯渡机电排灌站的主要职责转移到防治内涝上,服务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所属街道,继续由街道代管人、财、物,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统筹调度。改革后,明确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作为区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并根据当前实际工作需要重新核定职能职责,要求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在承担原水利工程(含泵站、涵闸、排渍渠)运行维护、堤防巡查、河长制截污等工作的基础上,整合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在建涉水工程监管、水土保持核查等相关事务性工作,同时承接浏阳河东西两岸保洁、安保、设施、绿化、打捞等具体维护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全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平。

三、科学核编定岗,严格制度管人管事。改革前,长善垸堤委会、东岸垸堤委会和东屯渡机电排灌站承担的工作职责基本相同,内部均存在岗位设置不科学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改革后,合并组建的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新增了多项职能职责,通过科学核编定岗给予坚实的编制和人员保障,并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真正做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严格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人,择优竞争,以岗定薪”的原则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共计设置42个职能岗位,针对每个岗位明确具体职责和上岗条件,首次上岗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统一考核(技能测试),实行公开报名、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确定上岗人员。对全体工作人员实行“月评价、季讲评、年考核”机制,每月由考核小组对照绩效考核负面事项清单评价工作人员,每季度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考核小组评价、奖惩评分等确定人员等次,年底综合月评价、季讲评情况确定年度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兑现,排名最后5%人员进行约谈并调整岗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严格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营造全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长沙市芙蓉区委编办供稿)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