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建设 > 学思践悟

以“三转”工作为抓手 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水平

时间:2021-11-22    来源:张家界市慈利县委编办

分享到


慈利县委编办

自开展机构编制系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以来,慈利县委编办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到“三转”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三转”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以思想观念的率先变革引领职能、方式和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一、坚持围绕大局、推动发展

“三转”是工作职能的深刻变革,必须聚焦中心任务,全面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单位自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改革成果进行调研,先后深入各县直单位开展机构职能体系运行情况督导调研,进一步完善修订“三定”规定、理顺部门职责。针对十二届县委第十二轮巡查指出的机构改革后乡镇事业机构运转不畅的问题,县委编办多次专题研究整改措施,反复征求意见,拟定了《慈利县乡镇事业机构改革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乡镇基层职责权限。根据省市综合执法改革精神,依法设立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和城市管理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严格按照规定完成人员及编制应转尽转,为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时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扎实推进工作,稳妥转企改制、撤销事业单位建制等方式,全面完成11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二、坚持聚焦主责,担当主业

三转”是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自觉将机构编制工作从审批为主转向管理监督为主,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机构编制管理职责。

1.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精简压缩重复设置、职能弱化、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并将闲置时间较长的事业编制,按照一定比例适当核减收回,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将现有编制资源动态调整、按需调配,将空余编制调整到民生一线、重点行业领域等职责任务重的单位,解决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用编需求。

2.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清理核准基础数据,进一步发挥机构编制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关口作用,强化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单位联动机制。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扎实开展机关群团赋码工作,继续推进“不见面”审批,设身处地为办事人员提供便利。

3.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建设。扎实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先后出台《慈利县委编委工作规则》《慈利县委编办工作细则》《慈利县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机构编制的法定化。

三、坚持党建引领、锤炼作风

“三转”是作风建设的深刻变革,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作风锤炼,向政治机关的高标准严要求看齐。

1.突出党建主业意识,把党建责任落到实处。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治,做到县委有决策,编办有回应,县委有部署,编办有落实。成立党建工作办公室,明确1名同志专门负责抓党建工作,做到事有人管,事有人办。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使党建工作和具体决策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学深悟透、真信笃行,用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更加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3.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规定动作扎实到位,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分别开展四次专题学习研讨,赴林伯渠故居、陈能宽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自选动作有声有色,围绕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编制不足,积极探路医改,创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现有编制管理方式,分别核定备案制编制340名和180名,加快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极力破解医技人才编制瓶颈。积极筹资达30万元,为帮扶村三合口村划字片修建了150立方米水池,赢得群众的肯定和赞许,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网站主办:中共湖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承办:湖南省机构编制事务中心(湖南省机构编制数据与域名注册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韶山路1号湖南省委大院三办公楼 邮编:410011

备案号:湘ICP备10209424号 网站协助:新湖南云平台